大家想象中的儿童剧本杀。很多人质疑,儿童剧本杀是变相补习班,是教培机构在另寻出路。但其实早在2021年6月,也就是“双减”之前,市面上就有了儿童剧本杀,常见的主题,是和语文、历史挂钩的沉浸式角色表演:比如《三国风云》的剧本,就是让大家换装化身历史人物、重演历史细节,从人称的视角去了解历史,剧本杀复盘解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形容是不是有点眼熟?实际上,平替版“儿童剧本杀”,我们每个人都玩过——同学们,你们小时候有在课堂上分角色朗读课文吗?有和同学玩过角色扮演游戏吗?当时的我们是站在教室里阅读,而如今的小学生比较“凡尔赛”,多了换装玩耍的机会。实际上,儿童剧本杀的含“杀”量为零:北京一知名儿童桌游馆,便将其分为几大种类——想了解自然知识的,可以选择《海洋奇遇》等任务本;想锻炼逻辑推理能力的,可以选择《辰宝侦探社》等推理本;想了解传统文化的,可以选择《新西游历险记》等故事本……可见市面上的儿童剧本杀,确实以学习知识为主,但要想玩几次就提高学习成绩,那也不太可能。除此之外,在各种儿童剧本杀游戏里,家长的身影也无处不在:广东广州的一家儿童剧本杀,便设置在位于室外的荔湾湖公园: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沿着固定路线打卡闯关,花一个半小时走完公园,“游戏挺好,就是有点费家长”。

2021年10月,长沙鑫梦境公司在全国发动了对其剧本《病娇男孩的精分日记》(以下简称《日记》)的维权行动。这是国内首批“剧本杀”维权案。小程序、淘宝网店等多个平台的盗版剧本杀店家被告上法庭。近日,湖南长沙天心区人民法院判令侵权《日记》的网店赔偿原告损失1.2万元。图片不管是去年一起侵权案被判赔偿8000元,还是此次1.2万元的赔偿,数字都不算大,但作为“行业首批案”,其现实意义和警示意味是值得肯定的:剧本杀复盘解析像剧本杀这样的休闲娱乐事物,也具有不可否定的独创性,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侵权行为将受到法律追究。现实生活中,剧本杀已经成了很多都市男女休闲和社交的。即便不玩,也多少从同事、朋友的讲述中,对剧本杀有基本了解:它是一种通过让玩家扮演剧本中的角色,围绕剧情和线索卡展开推理的互动游戏。文字形式的剧本作为剧本杀的核心,其独创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些成熟剧本杀的剧本可达几万字。但实际上,剧本杀还包含了道具、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原创内容。这些都凝聚了创作者的心血和智力劳动,理应受到法律保护。

甚至,展会泛滥会带动剧本需求激增进而压缩创作周期,越来越多剧本变成批量制造而非创造。“ 2018 ~2019 年有一种模式,某些工作室会在网上先找一个经典的故事大纲,再分给数位兼职写手疯狂输出,这种本一眼看上去设定、题材都不错,但本子太套路、三刀两毒,玩起来很容易破梗翻车。”贺北辰表示。他进一步补充道,这类作品不光套路化,而且已经能实现流水线式作业,“一般优质作品创作周期长达数个月剧本杀复盘解析、半年之久,但这种本一个月能写四五部,每个本子就赚百十套的钱,等工作室口碑恶化立马换个名字继续流水线作业,即便坑了店主、坑了消费者,但工作室也能回本,甚至赚到一些钱。”除此之外,一些头部发行依赖展会增加品牌效应,导致本子创作周期一再被压缩,从半年到三个月再到一个月就上展,创作如此仓促故事自然套路化,可玩性不强。而且,剧本杀行业发展至今,不少展会上店家选本不光受内容影响,还受制于圈子、办展人关系以及营销等因素。音派表示,作为发行,见过一些头部玩家在展会上非常会营销,“ 发行跟展会主办方关系好就能拿到展会的 C 位曝光,店家抢本、城限本也要跟发行方的关系好、商务能力强。”

7月底,剧本杀行业接连出现资本动作。天眼查显示,7月29日,剧本杀平台小黑探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加25%,新增阅文、金沙江创投等股东,持股比例各占10%。同期,剧本杀品牌“推理大师”获梅花创投千万级美元Pre-A轮融资,用于线下店扩张、上游作者培养以及主持人孵化等业务。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剧本杀复盘解析据某企业分析机构统计,截至7月15日,目前我国狼人杀、剧本杀相关的融资事件共计31起,涉及项目共14个,披露的融资总额超252.5亿元人民币。纵观各项目的融资历程,处于早期阶段的品牌占据大多数。在剧本杀市场百亿、热搜频繁、门店井喷的另一端,是这一赛道野蛮生长、高度内卷、速生速死的泡沫与风险。随着行业发展,大厂和投资方对于剧本杀的认知与想象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押注”思路与目标选择。从观望、试水、到正式入局,资本如何穿过剧本杀的重重迷雾,掌握核心资源与优势位置,持续创造价值?

点击查看搜【聚狼剧本杀】获取复盘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