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下午,在位于永昌路紫金大厦五楼的NINES推理馆大厅内,已经坐满等位的玩家。作为兰州首家将密室实景搜证和“剧本杀”玩法结合在一起的沉浸式推理馆,吸引了不少玩家慕名而来。“暑假期间,我们店的生意都还不错,周末全部满场,需要提前预约。” 店长华华说。随着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的热播,不仅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到“剧本杀”这种玩法,也勾起了很多人想过一把破案瘾的念头。“我们店的玩法和《明星大侦探》一样,游戏开始前,玩家会换上相应的角色服装,戴好道具,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 游戏中,大家要在侦探的带领下,仔细搜证,发现蛛丝马迹,找到幕后真凶。”记者参观了密室的实景,场景布置非常精致,复古式的洋房设计,古代恐怖风的阴森古宅,每一处细节都颇为用心,大到装修风格,小到首饰配件,每个角色还有专属空间,力求在每个细节上还原故事场景,加深玩家的带入感。 据介绍,店内现在的实景剧本有《九宫锁魂》《老七门》两部,每个剧本的实景场景占地在200平方米左右,可谓是兰州“剧本杀”界的“重量级选手”。“其实,年轻人过来玩‘剧本杀’,更在意的是这个钱花得值不值,优秀的故事剧情和带入感超强的沉浸式体验才能赢得玩家的心。” 华华说。图片陷入行业“内卷”,“剧本杀”门店如何杀出重围近两年来,“剧本杀”实体店迎来爆发式增长,入局者纷至沓来,也不乏退局者黯然神伤。剧本杀复盘答案 “剧本杀”行业在上下起伏中狂浪前行,如何将生意持久稳定运营下去,记者采访了相关行业从业者。作为兰州“剧本杀”行业批入行者,目前,百盟娱乐在兰州已经开设了三家门店,第四家中天健店也即将开业,店内主打情感演绎半实景桌面“剧本杀”。 在位于国芳G99购物中心的百盟娱乐·迷城店,百盟娱乐CEO贾斐说,他也曾是一名“剧本杀”爱好者。在看到兰州“剧本杀”行业发展的商机后,加盟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店。“这个行业算是一个风口行业,近两年来发展迅猛,开一家店主要的投资在于场景装修、道具,还有剧本的购买。 因为经营门槛相对低,入局者蜂拥而至,但是其实看似简单的门店生意,从店面选址、人员培训、日常客源维护、选本乃至,处处‘有机关’,经验不足就会‘交学费’。在贾斐眼中,“剧本杀”也是不断升级的:“初的1.0版本只是圆桌游戏,到了2.0版本就加入了专业的DM(主持人),配合简单的场景和服饰,目前我们在做的算是3.0版本,通过NPC(非玩家角色)的剧情演绎,结合专业的灯光、物美,呈现给玩家一个完全沉浸式的体验,引起情感共鸣。”“ ‘剧本杀’店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服务品质,带来玩家良好的体验,形成口碑效应。”贾斐说,“而做到这一点,需要优秀的剧本、专业的DM、环境装修,甚至‘拼车’玩家素养等。”“选本方面,我们会严格把控,每一个本子上线前,我们团队都会花费数天或者一周时间‘装本’(学习剧本),测试一下剧情、逻辑、文笔是否存在bug,依据现有资源对剧本内容进行微调和演绎。然后还要不断更新剧本资源,保持游戏的新鲜度。” 贾斐说,“此外,DM对剧本的理解、游戏全局的把控、故事节奏的把握决定了玩家的体验,因此,培养一个专业优秀的DM团队是‘剧本杀’门店获得口碑的‘杀手锏’。”“其实,兰州的‘剧本杀’门店水平在全国都属于梯队。”贾斐对“剧本杀”的发展充满期待,“这一新兴产业潜力十足,百盟娱乐作为兰州本土品牌,未来,我们希望立足本土的同时向外发展,布局全国,把生意做大做强。”

“预计国内实体剧本杀2021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4.2亿元,消费者有望达到941万”,这个数据来自《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回望2018年影视寒冬之风刚吹过的那会儿,剧本杀市场规模仅65.3亿元,为同年电影票房十分之一。剧本杀复盘解析如今的154亿,已经直追2020年疫情后的203亿元的中国电影票房。相比电影的制作成本和时间周期,剧本杀投资更少,来钱更快,对很多影视工作从业者而言,无疑是条新出路。直接能通过剧本杀赚钱的是——编剧。一家剧本杀能否存活,与剧本息息相关,“东直门有家店,就靠着本撑起一片天”,玩过200多个本的多妹告诉数娱君。做过编剧的林先生,曾将手上的影视剧本部分内容改成剧本杀《金陵长恨歌》,随后该作品以2000元一本的价格卖出去了200多本,他一下子收到了40多万。

剧本杀有一条从创作者、发行商、线上交易平台、演员、门店商家、垂直平台、消费者的清晰产业链。上游是剧本创作者。目前剧本创作者大多是专业、业余编剧,也有大量网文作者,当然也有一些知名IP会被授权改编成剧本,比如《甄嬛传》、《琅琊榜》。创作者的下游是发行商、交易平台。写好的剧本要通过发行商卖出去,发行商也会和平台合作。之后是线上交易平台。比如游戏分发交易综合平台“小黑探”,超过4000个本子在小黑探平台上售卖,剧本杀复盘解析去年小黑探总成交超过20万盒。再下游就是实体门店。实体门店通过发行商或直接通过作者采购剧本,再通过线下空间和主持人帮助玩家完成游戏。是消费者。一线城市每人玩一次均价80~200元,玩家人数一般6、7人,依据大概需要3~4小时。这是剧本杀的基本形态和行业结构。在这条产业链中,谁是钱的?首先,剧本杀是一个极度依赖剧本的游戏,玩家二次消费不会选择相同剧本,新剧本创作是支撑产业生存的前提条件。线下剧本杀作者稿酬主要分买断和分成两种模式,买断稿酬在5千到20万元的不等。作者与发行公司按门店采购数量分成,作者一般分到三、四成,头部作者可以与发行谈到五五分。剧本按创作时间、难度有所区分,授权本售价大约5000元,销量平均在100盒左右;普通盒装本售价在300到700元不等,销量一般能够卖到1000盒左右。算下来,单一优质剧本大概产生收益50万元,作者与发行公司分成。因此一些优质作者能够做到平均月入几十万。但随着行业的快速生长,也让剧本创作的红利窗口快速关闭,以网文作者为代表的大量作者涌入剧本杀创作,导致当前剧本创作供过于求。因此近年来剧本收益慢慢呈现两级分化,优质剧本逐渐成为爆款,劣质剧本因为采购率不高,收益越来越少。

剧本杀是个小圈层内的游戏,要来到大众面前,仅仅依靠IP的自然热度其实是不够的。从营销上看,过去IP剧本杀营销更多是在剧本杀圈层内凭借IP获得发行和店家关注,难以触达到真正的IP用户。“我觉得可能是大家缺少一个全盘的规划,”董文洁解释道。剧本杀产品在宣传过程中,往往是独立营销,很少能够借助IP方的力量作一些宣传和推广,IP方常见的做法是友情转发一下IP剧本杀的微博,影响力寥寥。不过现在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IP方更能够体会剧本杀作为IP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尝试为IP剧本杀倾斜更多资源。 比如《秘密访客》就由IP方出面邀请了张子枫为同名剧本杀录制ID。更为深度的结合体现在游戏上,西山居所开发的《剑网3》IP剧本杀《枫火燎原》就被放在了游戏官方举办的线下活动中,玩家在现场除了能够体会IP剧本杀的内容,还能够欣赏舞台表演、购买产品等等,实现一次非常完整的IP线下体验。 IP方将剧本杀作为IP衍生形式,进行整体规划的过程中,更能够发挥剧本杀及IP对用户的双重带动作用。而回到口碑层面,由于过去IP本给店家以及消费者造成的不良印象,如今剧本杀行业中,发行端和消费端其实处于较为割裂的状态。 “一方面是发行端大家都对IP本很有兴趣,希望开发更多的IP本投向市场,另一方面店家的购买欲受到过往影响并不算强烈,” 刘艺松解释道。而这也是IP本的销售成绩始终赶不上原创本的原因之一。想要说服店家购买IP本,在消费端打造出一个真正的口碑爆款,而不是发行和出品圈的一头热,需要的是打磨作品,持续提供稳定在水准线之上的产品。不过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新问题,IP剧本杀值得行业投入这么多吗?剧本杀复盘答案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因为IP剧本杀除了帮助剧本杀行业拓客之外,还能够解决剧本杀行业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内容高度同质化、良莠不齐。 前文中提到的爱奇艺、阅文集团等版权方手中都握着大量原创IP,并且IP的故事经过了大众用户的锤炼,其内容价值已经被证明,这对剧本杀行业来说是一大批新鲜血液。并且伴随着巨头入场,他们对于内容、生产流程,以及规划上的掌控度都远超行业中的小作坊和个体户,有机会将旗下的IP在保证基础水平的情况下批量化生产。 爱奇艺其实就将迷雾剧场的影视IP进行了批量化改编。这样的作品是剧本杀行业的刚需,因为剧本是“一次性消费品”,头部爆款内容可遇不可求,市场需要大量水准线以上的产品进行供应。 放在更大的视野里,巨头有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巨头的牵头下,剧本杀行业能够做成原先不太好完成的事业,比如与各地文旅结合进行实景剧本杀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在芒果TV入场之后,凭综艺带起的潮流。 而爱奇艺的剧本杀系列综艺“迷综季”、《风起洛阳》线下实景剧本开发,实际上也在将平台用户向剧本杀行业导流。再谈的远一点,文娱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的进入,也在提升剧本杀行业的游戏体验。 比如许多剧本杀早已开始设计影像预告片、专业海报、服饰道具等等,而疫情期间文娱圈内一大批专业编剧入场,也在帮助剧本杀内容创作结束粗放状态。 董文洁设想,未来在影城内开设剧本杀店,使用院线电影专业的视听设备,尝试影视IP剧本杀的垂类品牌。从现实状况来看,剧本杀进入“大IP改编”时代已经是大势所趋,行业需要做的,是让“IP剧本杀”以稳定的内容水平,完成扩客使命,把这块蛋糕做大做好。

点击查看搜【聚狼剧本杀】获取复盘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