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2-25 13:53:40 浏览次数:1 公司名称: 炬晟特钢
产品参数 | |
---|---|
产品价格 | 面议/kg |
发货期限 | 当天 |
供货总量 | 1000KG |
运费说明 | 协商 |
发货城市 | 全国 |
产品产地 | 赣州 |
材质 | cr12mov |
规格 | 齐全 |
表面 | 毛料 光料 精料 板料 |
仓库 | 赣州 |
cr12m0v500度回火怎么能达到61一63度cr12mov淬火温度很宽,可以在980——1080温度范围内淬火。选择980淬火时,回火用180—220度回火。回火后硬度hrc61-63;选择1080度淬火,用520—530回火。回火后硬度hrc60-61.这两个工艺叫【低淬低回】,【高淬高回】,低淬低回硬度较高,韧性也好。高淬高回硬度稍低,韧性也较差。但它们有一个较大的区别;低淬低回仅能在低温下使用;高淬高回可以在高温下使用,但使用温度不应超过530回火温度,略低10度为好,
1050~1080加热,如果希望得到高的硬度,温度取上限,490~520回火3~4次,如果次回火后经过-78度冷处理,硬度可以提高1~2HRC,不过,经过这样的处理,硬度虽然高了,但是强度和韧性要下降的。960度加热,油淬后220度回火即可,不必高温加热500度回火。
1120℃油淬,510℃回火三次,可达到60HRC左右。
cr12mov线切割过程,开裂。请问是何原因?如何采取措施避免?Cr12MoV Cr12Mo1v1 热处理后,无论是磨削还是线切割,经常会开裂。有时 磨削结束 搁置 表面开裂。
我们一般热处理1010℃淬火,160-180回火 二次 一般硬度要求在HRC58-62之间
开裂原因:1低温回火.模具中残余淬火应力仍很大
2低温回火.残奥很多在磨削及电加工时残奥转变产生应力
解决方法 :1.1025-1050淬火500-520回火减少残余应力及残奥
2.深冷处理减少残奥再做一次180度低温回火
线切割开裂 一般都是由于线切割速度不当、冷却效果不好等造成……
当然,不排除材料本身问题, 如 遇到夹杂导致开裂情况。
以上
这种情况估计是由于热处理应力造成,增加回火温度或回火时间,用高淬高回能够避免开裂。
高温淬火产生的应力太大了,你用160-180的温度回火,应力肯定是不干净的,要求便面硬度的话,就适当提高温度并且多做两次回火,如果不要求可以考虑把回火温度提高到350~450之间。
cr12mov回火的目的
1)应力
减少或模具苓件淬火时产生的应力,防止模具零件变形和开裂。
(2)稳定尺寸
淬火组织中的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都是不稳定组织,通过回火使淬火组织变为稳定
组织,从而保证模具零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再发生形状和尺寸的变化。
3)提高力学性能
通过回火改变淬火组织,可降低钢的硬度和脆性,提高其塑性和韧性,以获得模具
零件所需要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2.回火的分类
根据模具零件的性能要求,按回火温度高低,可将回火分为三类。
(1)低温回火
回火温度一般为250℃以下,其目的是在尽可能保留模具高硬度的条件下,或降低其淬火内应力,恢复一定的韧性而不致过脆,一般有高耐磨性要求的冷作模具零件采用。
(2)中温回火
回火温度一般为350~500℃。使淬火钢既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又有足够的韧性
和塑性,常为受冲击的模具零件采用。
(3)高温回火
回火温度一般为500~600℃或更高些,目的是调整钢的强韧性(即综合力学性能),使其达到配合,也称调质处理。
作为预备热处理时,也可为以后的表面淬火、渗氮等做好组织准备,并可改善钢的加工性能。此外,对于某些高合金钢可获得二次硬化效果,提高硬度、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残留奥氏体。一般为热作模具钢和塑料模具零件采用,目的是提高模具在工作温度下的韧性和耐磨性。
cr12mov淬火加热速度
加热速度太慢,工件易氧化、脱碳,生产率低,成本高;但升温速度太快,模具表面和中心会产生温差,温差越大,热应力越大,因而产生变形和开裂的可能性也越大。应根据工件材质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加热方法与加热速度。
(4)淬火加热时间
淬火温度确定以后,就应确定加热时间,加热保温时间太短,工件内部没有热透,这火后硬度达不到要求;加热时间太长,则不仅造成电能和工时的浪费,而且增大奥氏体晶粒粗大和工件氧化脱碳的倾向。因此必须确定一个适当的加热保温时间。
1)加热时间的计算。加热时间包括升温、均温和保温时间。为了使模具内外各部
分均完成组织转变、碳化物溶解和奥氏体均匀化,就必须在模具淬火加热阶段保温一定的时间
在具体生产条件下,模具加热时间与钢的成分、原始组织、工件形状和尺寸、加热介质、升温特点、预热与否及预热温度和次数、装炉方式及装炉量等许多因素有关,因此常借助于经验数据和公式。
常用的经验公式为
T = oKD
式中﹣加热时间( min );
﹣工件加热系数( min / mm ), K 一﹣工件装炉系数,一般由经验而定,常取1~2; D ﹣工件的有效厚度( 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