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水管清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安装在水下的桥式滤水管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桥式滤水管是一种有桥形孔眼的滤水器材,它在发达 早已被广泛使用。八十年代地质矿产部开始引进推广,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被誉为“理想的水井滤水管”。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勘探、钻井、凿井施工、水库降水、基础深挖降水、地热开发利用、矿泉水开发利用,地温空调,坏井修复,地下水源地取水等。作为深水井的核心部件,桥式滤水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结垢现象,引起滤水性能降低等诸多问题,所以对桥式滤水器进行清洗显得尤为重要。桥式滤水器常用的清洗方法在水下环境中很难有效的清除滤水孔的堵塞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于水下设置的桥式滤水管清洗装置。该结构成本低、自重轻、操作方便、维护简单,可适用于各类桥式滤水管,尤其是安装在水下的桥式滤水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桥式滤水管清洗装置,它包括有清洗防护装置,清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防护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上、下圆形护圈,护圈之间均布有连接立柱,在下圆形护圈上还分布有托梁,在上圆形护圈的中部设置有一带通孔的限位盘,该限位盘通过连接在上圆形护圈内的横梁固定并限位;所述清洗机构包括设置在清洗防护装置内的空腔旋转体,在该空腔旋转体的上部依次通过衬套、垫片、芯轴及垫圈与进水接管相连接,该进水接管插接在限位盘的通孔上,在空腔旋转体两侧的对称位置上分别依次设置有沿切线方向喷射的动力喷嘴、喷嘴接头、喷杆及清洗喷嘴,上述两个沿空腔旋转体切线方向喷射的动力喷嘴结构相同但喷射方向相反,在空腔旋转体底部连接有丝堵;在清洗防护装置的下圆形护圈托梁上并靠近下圆形护圈的位置上还设置高压空气送吹机构,该空气送吹机构包括空气盘管,该空气盘管向上连接有一与空压机相连接的气管,在空气盘管外侧部还均匀分布有空气喷嘴。 所述清洗防护装置上依次设置有旋转清洗机构和高压空气送吹机构,其中旋转清洗机构由旋转喷头和喷嘴延长杆组成,高压空气送吹机构由环形钢管和空气喷嘴组成,旋转喷头、高压空气送吹机构机构均安装在防护装置上,清洗喷嘴通过延长杆安装在旋转喷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式滤水管清洗装置,用高压水通过旋转喷头以冲刷除去污垢,不会造成桥式滤水管腐蚀现象,同时通过高压空气的送吹,由于在高压水射流下方设置有形成大量气泡的高压空气送吹机构,从而减少水的阻力,使高压水的打击力不会过大的衰减,可以有效地清洗硬垢,可适用于硬、厚的污垢,成本低、自重轻、操作方便、维护简单,可适用于各类各类桥式滤水器,尤其是安装在水下的桥式滤水器。同时防护装置提供防护和定位功能,保护旋转喷嘴和高压空气喷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防护机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机构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高压空气送吹机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如下:1、清洗防护装置;2、清洗机构;3、高压空气送吹机构;401、上圆形护圈,402、下圆形护圈;5、横梁;6、连接立柱;7、托梁;8、限位盘;9、通孔;10、丝堵;11、进水接口;12、芯轴垫圈;13、空腔旋转体;14、衬套;15、芯轴;16、垫片;17、垫圈;18、进水接杆;19、喷杆;20、喷嘴接头;21、动力喷嘴;22、螺母;23、清洗喷嘴;24、空气盘管;25、空气喷嘴;26、气管接头;27、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结构涉及一种桥式滤水管用清洗装置。图中的1为清洗防护装置,2为清洗机构,3为高压空气送吹机构。所述清洗防护装置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上圆形护圈401、下圆形护圈402,两个护圈之间均布有连接立柱6,在下圆形护圈402上还分布有托梁7,在上圆形护圈401的中部设置有一带通孔9的限位盘8,该限位盘8通过连接在上圆形护圈402内的横梁5固定并限位;所述清洗机构2包括设置在清洗防护装置内的空腔旋转体13,在该空腔旋转体的上部依次通过衬套14、垫片16、芯轴15及垫圈17与进水接管18相连接,该进水接管18插接在限位盘8的通孔9上,在空腔旋转体13两侧的对称位置上分别依次设置有沿切线方向喷射的动力喷嘴21、喷嘴接头20、喷杆19及清洗喷嘴23,上述两个沿空腔旋转体13切线方向喷射的动力喷嘴21结构相同但喷射方向相反,在空腔旋转体底部连接有丝堵,空腔旋转体底部与丝堵10之间还设置有芯轴垫圈12;在清洗防护装置1的下圆形护圈托梁7上并靠近下圆形护圈402的位置上还设置有高压空气送吹机构3,该空气送吹机构包括空气盘管24,该空气盘管24向上通过气管接头盔6连接有一与空压机相连接的气管27,在空气盘管外侧部还均匀分布有空气喷嘴25。 根据需要,为了增加空腔旋转体13的转速,可在空腔旋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水道螺旋槽。 所述旋转喷头安装在所述防护机构上,通过动力喷嘴提供动力旋转,以上机构共同形成一个以防护装置为机架的旋转清洗机构;所述高压空气送吹机构安装在防护装置上,以上结构共同形成一个以防护装置为机架的机构。 工作原理如下: 此装置工作时将高压水管接入装置顶端的进水接口11,将高压空气管接入装置顶端的气管27;装置防护机构上端可连接电葫芦或手动葫芦,控制装置的升降;然后将整体机构放入桥式滤水管内;此时装置安装固定完毕,将装置放到需要清洗的位置,可进行清洗作业。 对于堵塞不是很严重的滤水管,可直接用高压空气强吹冲洗,借助高压空气在水中的鼓泡搅拌作用,冲开滤水管外部的淤堵细颗粒。 对于淤堵严重的滤水管,可采用高压空气和高压水两者结合的冲洗方式,空气和水流将急速带动泥沙涌动,同时高压空气大量进入含水层,减少了水的阻力,将增强高压水的冲洗作用。 此装置可根据需要生产出不同清洗半径的装置,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桥式滤水管。

桥式滤水管在矿场工作的人应该都知道降水井,但是对于它却谈不上了解,那么降水井用什么管子?降水井的施工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去了解一下吧。 降水井用什么管子 需要使用专门的降水井管,因为这类钢管自带过滤网,能够满足运作需求。在开矿过程中要把积水引入降水井,然后通过排水系统沿着水沟进行操作,等水通过过滤钢管后,再顺着坑道进入排水井, 利用水泵让水排出排水井流到地面上。 降水井的施工方法 1、按照设计图纸对打井的位置进行定位,遇到定位点上存在障碍物或者地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经过技术员同意后做出适当调整。 2、把护口管插入土里,用具有粘性的泥土把管外给封严实,避免返浆现象出现,管口应高出地面10-30厘米。安装好钻机,注意机台要平稳固定,吊钩、转盘和孔的中心要成一线。开孔时要保证垂直度,要求控制在1%内,孔径为550毫米,成孔方式是利用钻机清水成孔。钻孔的过程中,对水位、气体逸出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有问题及时处理,完成后还需要多方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操作。 3、钻孔完成后还需要把孔内的杂物进行清除,沉渣要低于20厘米。 4、把管子下进井内,管子要保持居中,其下到的位置应该是渗透系数大的土层和井底,这样才能保证降水效果。 5、先用砾料填到离地面4米深的位置,剩下部分使用黏土回填,保证回填密实。 6、井口封闭好了之后就要进行洗井,要求为井水基本没有泥沙。 7、把潜水泵放入降水井,进行降水。 总结:以上就是关于降水井用什么管子及其施工方法的相关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降水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

桥式滤水管1.明沟排水基坑开挖至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在基坑边线外侧开挖排水沟。沟深宜以不形成流砂、潜蚀等不良地质影响为准。—般干基坑底面(开挖面)以下0.3~0.5m。沟底设为0.3%~0.5%的坡度,使地下水沿明沟流向集水井。当基坑开挖至预定深度后,应对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修整完善,在沟底填筑砾料,沟壁不稳时还须进行支护。利用砖石干砌或用透水的砂袋。当排水时间较长时,可沿排水沟铺以水平集水管(即过滤器管),见图3-28,按管井有关规定埋于排水沟中,并与集水井相连,便利工地施工管理。集水管材料多为透水混凝土管、钢管和PVC塑料管等。集水井多设置于基坑拐角。除承担排水沟汇水外,还可以起到降低周围地下水位的作用。因此,其井壁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应具有透水滤砂作用,故井壁外侧填以砾料。集水井深一般低于排水沟lm左右,其容积大小决定于排水沟的来水量和水泵的排水量。宜保证水泵停抽后30min内基坑坑底不被地下水淹没。当施工场地宽大,基坑较浅,不致产生流砂、管涌现象,排水历时长,井点排水不经济时,也可在基坑外围预先开挖明沟进行排水。见图3-28(c)所示。2.轻型井点降水轻型井点降水受单井点出水量小的限制,适用于以下条件∶(1)弱-中等透水性含水层。如粉质黏土、粉土及中细砂等;(2)要求降低水位一般小于5~6m,当要求水位降低较大时,可采用二级或多级,形成阶梯式接力叠加降深(图3-29);(3)基坑降水面积较小,宽度小于二倍设计降深条件下的影响半径;(4)根据经验,轻型井点常按下列要求布设∶井点距坑壁不小于1.0~1.5m,井点间距一般为0.8~2.0m。井点管长5~7m,下端滤管长1.0~1.7m,下端深度要比坑底深0.9~1.2m。当要求降深大于6m时,采用多级降深,每增加3m,增加一级,多为三级。当基坑宽度大于2倍影响半径(在试验的降深条件下)时,可在基坑中间加布井点;当宽度较小(2.5m),要求降深较小(4.5m),可在地下水的补给一侧布设一排井点,两端延伸长度一般不小于坑宽为宜。若此时隆深达不到要求,或含水层为粉砂时。则沿基坑两侧各布设一排。轻型井点管过滤器顶端埋置深度(图3-30),按下式计算∶3.喷射井点利用井点下部的喷射装置,将高压水(喷水井点)或高压气(喷气井点)从喷射器喷嘴喷出,管内形成负压,使周围含水层中的水流从管中排出。喷射井点类似于轻型井点(滤水管直径小、长度短、非完整井、单井出水量小等),但总降水能力强于轻型井点,故适用范围较广。成井工艺要求高。工作效率低。理论效率仅30%,运转过程要求管理严格。4.管井井点利用钻孔成井,多采用井点单泵抽取地下水的降水方法。一般当管井深度大于15m时,也可称为深井井点降水。管井井点直径较大,出水量大。适用于中-强透水层。如砂砾、碎卵石。基岩裂隙等含水层.可满足大降深、大面积降水要求。5.各类井点适用范围工程上常采用各类井点降低地下水位,目前常见的井点类型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等。基坑降水中常见的井点类型及其适用范围见表3-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基坑降水回灌系统,属于基坑工程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深基坑工程中,常采用布置若干减压井对基坑内进行减压降水,来满足基坑抗突涌能力。地下承压水层联系密切,基坑内部的承压水抽取,往往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为减少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常采用坑外回灌的措施来补偿基坑外承压水的水位差。通常基坑外地下承压水回灌,往往使用自来水,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基坑内抽出的地下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未得到良好的利用。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利用自来水回灌基坑外地下水存在浪费水资源,未充分利用减压井中抽出的地下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基坑降水回灌系统,包括位于基坑内的若干减压井、位于所述基坑外的若干回灌井,以及水泵和多级沉淀池,其中,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减压井中,所述水泵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多级沉淀池一端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多级沉淀池的出水口与回灌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回灌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回灌井内。本实用新型将减压井中抽出的水经多级沉淀池净化后排入基坑外的回灌井中,能够有效维持基坑外地下水位,并对水资源进行充分、有效浪费。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深基坑降水回灌系统,包括位于基坑内的若干减压井、位于所述基坑外的若干回灌井,以及水泵和多级沉淀池,其中,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减压井中,所述水泵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多级沉淀池一端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多级沉淀池的出水口与回灌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回灌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回灌井内。优选为,所述进水口连接有多通管,所述多通管包括一根主管和若干支管,所述支管间隔设置于所述主管上,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主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支管连通。优选为,所述支管处设置有单向阀。优选为,所述多级沉淀池包括多个所述出水口,每个所述出水口均通过一根独立的所述回灌水管连接至一个所述回灌井中。优选为,所述出水口设置有控制水流量的水阀及监测水流量的水表。优选为,所述多级沉淀池包括若干沉淀仓,两个相邻的所述沉淀仓之间设置有隔墙,在所述隔墙上方设置有连通两个所述沉淀仓的泄水口。优选为,所述进水口、泄水口在水平方向上错开布设。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减压井中抽出的水往往含有一些泥沙,通过进水管进入多级沉淀池沉淀过滤,过滤后的水体可直接排入回灌井中平衡地下承压水水位,减小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在进水口设置多通管,可以将多个减压井中的水汇集在一个多级沉淀池中,从而集中对回灌井进行回灌;(3)出水口设置有水阀和水表,可以控制每个回灌井中的水量,从而控制每一个回灌井中的水位及不同回灌井之间的水位差,达到更佳的回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深基坑降水回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深基坑降水回灌系统的俯视图。图中标号如下:基坑100;减压井110;回灌井120;水泵130;进水管140;多通管150;主管151;支管152;多级沉淀池200;隔墙201;泄水口202;进水口210;出水口220;水阀221;水表222;回灌水管23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基坑降水回灌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深基坑降水回灌系统,包括位于基坑100内的若干减压井110、位于基坑100外的若干回灌井120,以及水泵130和多级沉淀池200,其中,水泵130位于减压井110中,水泵130通过进水管140与多级沉淀池200一端的进水口210连通,多级沉淀池200的出水口220与回灌水管230的一端连接,回灌水管230的另一端延伸至回灌井120内。多级沉淀池200采用三级结构,包括3个沉淀仓A、B、C,沉淀仓A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210,与进水管140连接。沉淀仓C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220,与回灌水管230连接。在沉淀仓A和B之间及B和C之间设置有隔墙201,隔墙201上设置有泄水口202。为增加水体在沉淀仓中的停留时间,让泥沙充分沉淀,优选为,如图2所示,进水口210、泄水口202在水平方向上错开布设。优桥式滤水管选为,进水口210连接有多通管150,多通管150包括一根主管151和四个支管152,进水口210与主管151连通,进水管140与支管152连通。多通管150可以将多个减压井110中的水汇集到多级沉淀池200中,然后对回灌井120集中回灌。为防止水由支管152回流至减压井110中,优选为,支管152处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仅允许水流由进水管140向支管152方向移动。优选为,如图1和图2所示,多级沉淀池200包括4个出水口220,每个出水口220均通过一根独立的回灌水管230连接至一个回灌井120中,这样一个多级沉淀池可以对4个回灌井120进行地下水回灌。由于减压井110中水被抽出,地下水位线以减压井110为中心呈漏斗状向外延伸,靠近减压井110处的回灌井120中的水位较低,远离减压井110的回灌井120中水位相对较高。为了达到较好的地下水回灌效果,需要控制回灌井120中的水位及不同回灌井120中的水位差,优选为,出水口220处设置有控制水流量的水阀221及监测水流量的水表222。通过水阀221可以改变水流大小,通过水表222可以读取回灌水量,从而更好地控制回灌效果,使基坑100施工对周围影响降至。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基坑100降水回灌系统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减压井110中抽出的水往往含有一些泥沙,通过进水管140进入多级沉淀池200沉淀过滤,过滤后的水体可直接排入回灌井120中平衡地下承压水水位,减小基坑100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在进水口210设置多通管150,可以将多个减压井110中的水汇集在一个多级沉淀池200中,从而集中对回灌井120进行回灌;(3)出水口220设置有水阀221和水表222,可以控制每个回灌井120中的水量,从而控制每一个回灌井120中的水位及不同回灌井120之间的水位差,达到更佳的回灌效果。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点击查看山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