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为何会在近两年快速兴盛?翁昌寿教授认为,剧本杀提供的是沉浸式的角色扮演。通过剧本,能够体验日常生活之外的“第二人生”,玩家可以在角色面具之下尽情表演,获得情绪和压力的释放。按内容题材,市场上的剧本杀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硬核推理本、欢乐本(机制本、阵营本)和情感沉浸本。22岁的商务专员小佳介绍,自己平时就很喜欢看推理类小说,觉得推理本很有趣,情感本则可以让她体验不同的人生。剧本杀复盘解析“相对于角色扮演类的网络游戏,线下剧本杀店提供的是真人的在场互动。”翁昌寿教授说。济南剧光灯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剧本杀,年轻人能够放下手机,放下电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社交圈其实很小,剧本杀能够进一步拓宽大家的交友圈。”“通过玩剧本杀,我交到了男朋友并且收获了一些关系很好的朋友,一起玩剧本杀,也能够不断加深彼此的感情。”小佳说。对于21岁的大学生小汐来说,玩剧本杀已经成为了和朋友出去的惯例。“大家组一局玩密室或者剧本杀,等玩完气氛也打开了,再一起吃火锅唱个歌回家,很快乐。”“每个代际都会有自己的社交圈和社交生态”,翁昌寿说,“比如漠河舞厅、KTV属于老一辈的人,而狼人杀、密室逃脱、剧本杀是属于年轻一代的社交途径,能给年轻人带来专属的社交体验”。

麒麟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为了吸引客户,不少店家还推出了9.9元、19.9元的促销体验活动,但后续却不能提供好服务,导致拼局的玩家体验不好,客流量非但未能增加,反而减少了。“很多新客次来体验就不好,这不仅让门店难以招揽回头客,也影响了其他店的生意。”打算关掉门店的王丰也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从去年下半年7月起,北京地区的线下门店剧本杀骤增,由原本的一百多家增长到超过500家。新店遍地开花,他们这种老店们为了留住客人,不断采买新本,进行促销活动,成本增加了,赚的却越来越少。剧本杀复盘解析剧透测评真相答案凶手角色剧本杀门店,早已不是轻松就能赚钱的生意。“很多朋友向我都咨询过开剧本杀店的事情,通常我都会劝他们想清楚。”麒麟说。剧本杀,顾名思义,“剧本”是其中的灵魂。好的剧本决定了玩家的游戏体验,对于多数玩家而言,他们也并不愿意重复玩过的剧本。剧本杀线下门店从根本上来说,卖的是“服务”与“体验感”。因此,手上拥有的剧本质量和数量,就是一家门店能否生存下去的核心因素。

经过近几年的混战后,剧本杀这个赛道正在褪却躁动,逐步回归理性。当初挤入这个赛道的人,有的冲出重围,但更多人却被拍在了沙滩上。熊猫是冲出重围的那一个。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春节,熊猫的剧本杀推理社“小府家”凭借着接到的大公司团建,成为了剧本杀寒冬中的“逆行者”。 “小府家”开在北京,熊猫告诉燃财经,在其租赁的大厦里,一共有4家剧本杀门店,除了自家之外,其它3家在2022年春节期间的生意用“惨淡”来形容毫不为过。“即使是下午的黄金时间,都做不到满场。我们因为有了大客户,所以如果有散客来的话,还会再推荐给其它门店。” 燃财经了解到,如果没有大客户的话,“小府家”所在的整栋楼在假期7天多也就只有2天可以实现满场,而晚场整栋楼里的门店都是个位数场次。剧本杀复盘答案 但在一年前的2021年春节,却是截然不同的现象。“去年(春节期间)基本上每天都是爆满的状态,拒绝的客人都足以支撑起一家门店的运营了。” 熊猫回忆道。但夏弢和他的合伙人章日轩没有熊猫那么幸运,他们满怀激情运营的“黑猫白猫推理社”(以下简称“推理社”)没有挺到2022年的春节。 一年前,“推理社”合伙人夏弢曾在《混乱剧本杀:有人能赚百万,有人只能混口饭》中对燃财经表示,因一场剧本杀展会的规模与人数让其叹为观止,便坚定的认为整个剧本杀行业充满了生机,并迅速开出了自己的剧本杀门店。 然而,从开业到关闭,夏弢他们的剧本杀门店连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坚持。2021年暑假,因为周边剧本杀门店的增多、盗版剧本的风行以及疫情等影响,夏弢和他的合伙人章日轩果断决定关闭了“推理社”。熊猫和夏弢他们的经历,代表的正是这个曾经“杀疯了”的剧本杀行业,所经历着的前所未有的“阵痛期”。 “没人知道这个‘阵痛期’有多长。”有着5年剧本杀从业经验的慕斯直言,或许熬过2022年,剧本杀就会迎来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当然,也可能2022年还没结束,这个行业就已经凉透了。慕斯告诉燃财经,和其他从业者不同,即使是在剧本杀为“风光”的时期,她对这个行业也是抱着一种较为悲观的态度。 “很多人都将剧本杀大量关店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疫情’。但事实上,死亡的原因可以有100种,疫情只是催化剂,加速催熟了问题的爆发。”90后的熊猫称得上是剧本杀行业里的一名老将,2018年,他在北京一家写字楼里开设了自己的剧本杀推理社“小府家”。 在这4年时间里,熊猫经历了剧本杀行业的大起大落,而他运营的“小府家”, 收益也从2019年的高峰期摔下神坛,虽然没有走到关门大吉的地步,但却在近两年,以每年纯亏10万元的业绩,艰难维持。在进入剧本杀这个行业之前,熊猫一直就职于互联网公司。2018年底,在一次跳槽的间隙,熊猫从北京来到了上海,找老朋友聚会。 “当时好像是在上海待到了第三天,实在觉得没什么可以玩的了,朋友就建议说要不要去‘剧本杀’。”彼时的熊猫完全没有接触过剧本杀,便带着好奇和尝试的心态去体验了一番。尝试之后,熊猫便彻底为剧本杀所着迷。 “特别上头,我在上海的后两天几乎就是‘泡在’剧本杀店里的。”回到北京的熊猫开始迅速约朋友、组局,想一起“杀一杀”。“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和我关系好的朋友中,只有一位小伙伴玩过剧本杀。”熊猫称,不仅人难约,店也不好找。 熊猫所在的区域内只有一家店,这仅有的一家店,体验也极其不好。为了满足自己想玩的欲望,熊猫快速核算了商业模式和盈利回报周期后,便开始在北京寻找合适的门面。一个月后,熊猫自己的剧本杀推理社,也就是“小府家”便开业了。

以剧本杀、密室逃脱为代表的沉浸式娱乐,既是年轻人社交的重要场景,也成为市场上不可忽视的新业态。图/IC photo剧本娱乐行业管理的逐步收紧,引发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北京通州一家剧本杀店店主樊先生表达了担忧:“剧本杀复盘解析本来受疫情影响生意就不好,如果政策越来越紧,我们可能在提高经营成本的同时,又流失顾客。”上文提到的林先生则认为,“规范管理对长远发展是好事”。上海文旅部门表示,备案管理不是将行业“管小管死”的打击式管理,而是通过备案工作督促企业守好安全底线、规范有序经营,淘汰一批不良内容剧本和违法经营主体。当然,规范管理是一方面,同时还要支持其发展。成都发布的《办法》就鼓励优秀剧本创作,建立本土剧本创作孵化基地,加强剧本娱乐行业人才的引进、培育,建立沉浸式剧本娱乐实训基地,以及项目扶持、融资支持等方面作出规定,以期推动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现状及消费行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已超170亿元。以剧本杀、密室逃脱为代表的沉浸式娱乐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新业态。除了成都,河南洛阳、陕西西安也提出大力发展剧本杀产业,提振文化娱乐消费。作为行业从业者,林先生认为成都出台的《办法》中关于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容非常具有针对性。“我们越来越觉得好的剧本很缺,如果政府能在这方面鼓励引导,那对整个行业发展很有好处。”此外,他认为,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也是该行业需要重视的。

点击查看搜【聚狼剧本杀】获取复盘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