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当下的处境有点像‘糊咖’——一夜成名后犹如众星捧月,负面与疫情使得提速遇阻,眼下行业‘钱’景暗淡。”一名在上海、杭州经营剧本杀店铺(主打实景本、沉浸剧场)的老板对虎嗅表示,自 2021 下半年至今,疫情叠加大环境变化,身边不乏关店、转行的同行,在他们黯然退出的叹息中,剧本杀的前景变得越发扑朔。尤其在年轻人聚集的平台上,偏见正在加速剧本杀口碑的崩坏——“剧本杀交友乱象剧本杀复盘解析”、“为买新本陪睡发行”、“剧本杀荤本教学”、“剧本杀培训杀猪盘”已然成为一些锐评剧本杀视频的流量密码。甚至,2021 年 9 月至今,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媒频频发文指出,个别剧本杀宣扬暴力、灵异等低俗内容,引发公众担忧。可见,虽然疫情影响了线下经营,但软色情、暴力、灵异等内容向(发行过程中还面临盗版、抄袭)伴生问题才是剧本杀行业难渡的“劫”——行业提速受挫,或许会延缓行业的崛起与爆发,但内容生态决定用户粘性和口碑,当增量疲软叠加存量流失,剧本杀甚至可能面临猝死的结局。不过,推理大师联合创始人王梦池与虎嗅谈及剧本杀所处困境时认为,“越来越多从业者随着行业喷薄涌进来,一些伴生问题扰乱了行业正常的生长速度和内在成长逻辑。但这些局部、行业早期的乱象被放大、被反复审视,对一个新兴行业而言非常不客观。”

高碑店新店扎堆,很多从业者已经不太乐观。一名在高碑店工作的DM告诉深燃,以往流行实景剧本杀的时候,每家的剧本不同,各有特色。现在花钱就能买到很多桌面盒装本(不限售卖数量的普通剧本),他能明显感觉到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新店这么多,装修都不错,剧本尤其是盒装本也都是那些,你说玩家选谁?”他所在的店新开不久,抢不到客人,被老板定下KPI,得拉自己的朋友来玩。“有时候拉来了,剧本杀复盘解析他们玩的体验不好,我就觉得特别难受”,他叹了口气。随着高碑店剧本杀新店越来越多,这样的竞争只会更激烈。一位高碑店居民听到“剧本杀”三个字,对深燃摆了摆手,人们抱着暴富美梦来到高碑店的景象,她在2017年就已经见识过了。那时候有一部网络电影以28万的成本赚了1500万票房,刺激大量投机者疯狂涌入高碑店,街上到处是“带着大金链子小手表”,说要做上千万项目的人。她觉得,现在抖音上“年赚500万暴利剧本杀”真真假假的宣传,激发新一批人又来到了高碑店,“是一样的,一阵风就过去了”。事实上,当地居民对于“剧本杀”并不感冒。高碑店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深燃,剧本杀爆火,但大家玩得太晚,有居民反映扰民,不到两个月她就接到了5通居民投诉电话。影视火了,热钱来到这里,剧本杀火了,钱再次来了,急功近利的故事再次在高碑店上演。这一次,又会是什么结局呢?

还有诸如《明星大侦探》《萌探探探案》等推理类综艺对剧本的缺口也不小,节目组会在市场上尽可能甄选好的剧本,一旦入选,编剧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还有可能拥有署名权。但编剧能一直写剧本赚钱吗?不尽然。随着越来越多编剧的涌入,市面上的剧本从“供不应求”变成了“供过于求”,这就意味着剧本价格下降,剧本杀复盘解析不好的剧本会更快被淘汰。“现在大家玩剧本都看是哪个编剧写的,哪个工作室出品的,如果是新人编剧,很难出头”。这就好比,平台看到“正午出品”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观众也会认可。在剧本杀领域也是如此,优质工作室已经在玩家和店家中形成固定口碑,比如能写出改编成网剧剧本的王鑫,他的后续作品《余香》《盲点》依然能保持比较好的销量和口碑。作为百亿规模的产业,剧本杀的入局者也不仅仅只有编剧。写剧本→发行商→交易平台→线下店→玩家,剧本杀的产业链至少包含5个环节。比较成熟的剧本杀幕后团队,会坐拥编剧、美工、校对、宣发、销售等人员,配套完整,但更多的是独立运作。独立来说,发行相当于编剧的下游,负责连接编剧与店家,是赚取差价的中间商。他们会根据剧本的稀有程度划分为——本、城限本和盒装本。

“剧本杀+”,会是一个新的出路吗?剧本杀的淡旺季尤其明显,寒暑假是典型的旺季,再细分到每周,周一至周五白天是淡季,周六日是旺季。不管淡旺季,店仍然开着,该支出的人力、铺租、剧本、道具一样不少。为了减少经营压力,有的剧本杀店便走起“斜杠”路线,例如周一到周五白天开起自习室,或是在店内卖电子烟、零食等。剧本杀复盘解析深圳一家剧本杀就打着“不再饿肚子玩剧本”的旗号,开发出“米其林三星西餐+剧本杀”的体验。小怡的店是今年5月份开的,她是这么对抗“淡季”的。周一到周五店里人流稀少,部分场地就分租出去。9月淡季,她就去挑选剧本、跑展会、找作者、谈发行,跟企业客户谈团建的合作。对于店家的“斜杠”做法,丘先生认为,“如果是因为收入不足跨界,那多半是不成功的,因为本业怎么赚钱都没想明白,跨界难度更大;如果团队已经成熟稳定,商业模式清晰,那承接更多项目则合情合理,资源充分利用。”

点击查看搜【聚狼剧本杀】获取复盘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