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剧本杀作为一种社交形式,玩家的“表演”不是孤立的,而是包含在一个“整体创作”当中,并呈现出“平等”特征。剧本杀往往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主角:即玩家们互为演员、观众(主持人则像是若即若离的“导演”)共同创作、完成了一段“虚实相生”的旅程。这似乎也贴近戏剧的原始内涵——在酒神崇拜的狂欢节上,人们戴上面具,身着奇装,纵声欢唱。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或可说剧本杀构建了一个微型的狂欢场域,玩家得以暂时地摆脱现实的秩序与距离。这也是其社交属性的体现,剧本杀复盘解析剧透测评真相答案凶手角色“拼车”或遇到“朋友的朋友”在剧本杀中很常见,但哪怕是陌生人在“狂欢”中,也很快就能建立起一种“半游戏半现实”的相互关系。这“狂欢”无疑需要“身体在场”。根据美团研究院的数据,截至2021年4月,国内线下剧本杀门店数量从2019年的2400家上升到4.5万家,可见其对当下年轻人(数据显示超七成玩家年龄在30岁以下)的吸引力。尽管线上剧本杀同样发展迅速,但仍然有相当多的年轻人,会选择线下聚会。一方面线下剧本杀能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目前普及的技术还不能实时细致地模拟身体,比如微小的皱眉、眼神、战栗等等,而这些都可能是待“破译”的细节,或表演的乐趣所在。

2020年下半年开始,网络写手、游戏行业从业者、职业编剧等纷纷转型,投身剧本杀创作。剧本杀的门槛低、回报周期短、回报丰厚等噱头吸引了各类人群,甚至一些“大神”级别的推理小说作者也跃跃欲试。 西安音乐人黄石已经写了十个左右的剧本,平均每个本子可以卖几百套。黄石介绍,整个剧本行业年收入在百万元的作者不到二十人,四五成作者可以赚到十万元到五十万元,而大部分的人都是兼职写作。万物可爱工作室创办人董诗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的工作室曾有作品在市面上卖出了上千套,该剧本的作者收入在10万左右。剧本杀复盘答案 “如果一年有两千个新本子,大概有一百套本子可以卖到这个数字”。董诗剑认识的作者里,有的剧本可以获利30万-50万元,有的则一本卖不出去。董诗剑认为,很多人有创作梦想,一定程度上使剧本创作者的数量持续增长。 很多人在社交平台私信他,开口便是询问剧本应该怎么写。董诗剑让他们发来故事大纲,“十个里面有一个合格就不错了”。一些转型而来的专业写手面临“水土不服”的症状。剧本的单人阅读字数保持在五千字到两万字之间,为了保证每位玩家的体验感,剧情没有主配角之分。“很多小说作者会站在一个人的视角去写,不会运用多视角。 ”黄石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白八工作室的作者郭大福,个剧本写了半年,卖了五十万元。当初创作时,他发现市场上没有犯罪侧写的剧本,于是看影视剧、补课,甚至去派出所了解真实的案件,写作过程中向许多警察和医生请教。 到第二个剧本时,郭大福又去研究颈椎构造……但精细化创作在剧本杀行业也逐渐变得不合时宜,两个月甚至更短的创作周期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需求。与其他内容行业类似,剧本创作者也在竭力向创业者转型。 2020年,“下线”在长沙投资了剧本杀店。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拥有了作者、发行、店家三重身份。“下线”认为这是头部从业者进行“资源置换”的方式,“我家发的好本给你,你家发的好本也给我。如果你不做发行,你就失去了资源互换的优势,慢慢可能就拿不到好本了”。 泡泡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市场上好的剧本不到5%,大部分都是“烂本”,这些“烂本”迎合受市场欢迎的套路被快速炮制出来。比如,推理本常常在地上设置一滩水,那么凶手就有可能用冰作案; 情感本则类似偶像剧,双方深爱彼此,却产生误会,“解开谜团,哭得稀里哗啦,原来你为我做了这么多!”一些套路化的烂本正在成为“网红本”,诸如玛丽苏、霸道总裁等。一些情感本则沿用老套路:遭遇变故,然后失忆;我爱你,你不爱我,你爱她。 “总有一款你喜欢的剧本,喜欢共情、看狗血剧,就玩情感的,尤其是古风情感。比如,有人很喜欢玩宫斗戏,玩得可开心了;或是所有人都喜欢我,天之骄子。”申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就像烂片一样,营销就好了。

此外,在大众点评上,经常能看到玩家体验剧本杀游戏后吐槽“DM不够专业、体验实在太差”。作为沉浸式和讲求体验的社交游戏,对剧本杀而言,一个好的DM通常能带领玩家进入角色、体验人生。但目前的现状是,线下剧本杀店的很多DM还都是兼职。“DM的职责是把控游戏全局。”李想说。一个专业的DM必须熟知每个任务剧本,每一个细节和线索,带领玩家程度体验剧本角色。但好的DM要培养起来,至少需要半年。新入局的剧本杀店家行业积累不深,难以招聘优质DM,也难以留存客户。剧本杀复盘解析剧透测评真相答案凶手角色李想认为,经营一家剧本杀门店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并不如想象般容易。“但遗憾的是,很多商家只是看到行业火热,想要入场掘金,部分不良商家采购盗版剧本不说,线下服务也是一言难尽,从而破坏了整个行业。”对于部分门店为了降低成本,找临时兼职的DM、或者采购盗版剧本的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麒麟说。

七一工作室便是首家提出“电影院线模式”概念的工作室,之所以叫做电影院线模式,王子瑄是想降低大众的理解成本,“与电影院线一样,我们在技术上研发了一套底层系统,将我们自己的剧本、合作门店有机整合在一起,从而保证剧本销售都是官方合作渠道,是可控的,不给盗版小店可乘之机。” 今年来,七一工作室也是首家开始应用“分账+限定”模式的平台。分账,即通过销售量进行分账收益,让上游内容制作工作室的利益分成与下游门店销售额直接挂钩,限定,则是规定剧本销售数量,缩小保护范围,如此可保证内容制作方的收益。 双向选择相互信任的逻辑跑通以后,也能打破以往“门店收益100元,落到内容制作方只有2元”的困境。与此同时,七一工作室投入几十万的成本用来建设电影院线小程序、剧本小程序,此举也是行业首创,王子瑄解释,并不是将剧本内容简单复制到线上,而是从内容设计、技术手段等方面以小程序形式呈现,这样一来,既能带给玩家差异化的惊喜体验,也能降低被盗版的可能性。 具体来看,其创新体现在两点,首先是内容上,工作室会将剧本内容的某些关键环节放在小程序上,线上内容可以随时变化,相比传统的纸质道具更加灵活多元,增加游玩的惊喜感。再或者,玩家玩到某个互动环节时,必须要打开官方小程序才能解锁下一步,如果是盗版门店,就会缺少这一部分,大大降低可玩性。 其次是流程创新,比如七一工作室今年的新本《星空美术馆》,开发出的小程序就是一张门票系统,相当于玩家在世界的载体,且每一个本都会做类似的创作,有的本在开玩之前,会专门设置针对玩家的心理测试小程序,看他适合什么角色从而更好辅助玩家投入推理。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院线模式、小程序等创新,关键是对线下体验的补充和提高,所有创新的基础是保留完整的线下体验。毕竟剧本杀的灵魂在于线下社交,一旦脱离线下,剧本杀就失去了一大半的游玩乐趣,这也是过去几年不少纯线上剧本杀机构黯然出局的原因。 剧本杀作为一个由创作者-发行商-平台/实体店-消费者组成的新兴产业,上下游的利益分配、技术手段、底层系统还处在初级阶段,以上则是七一工作室所做的创新探索,“相信这种模式以后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瞄准细分无人区领域,竞争对手只有自己,毕竟越难走的路,人越少。 同样,在做精品这条路上,竞争并不算激烈。曾经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剧本变成批量制造,据虎嗅报道,某些剧本杀工作室会在网上先找一个经典的故事大纲,再分给数位兼职写手疯狂输出,根据剧本分发平台“黑探有品”数据,截至2020年末全国剧本创作者为4000-5000人,主要由玩家进阶、网文转行、影视编剧等组成,而大多数作者以兼职为主。剧本杀复盘答案 剧本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衡量一个剧本杀是否好玩,50%靠本子质量,50%靠队友。一个好的剧本杀不仅要保证故事完整性,还要想办法设置互动环节,创造沉浸感,剧情推动每一个参与者玩下去。因此相比狼人杀,剧本杀独特之处在于社交属性,这也是线上无法做到的。不少剧本杀资深爱好者表示,他们喜欢的是剧本杀的悬疑推理感,在抽丝剥茧推测谁是凶手的过程中,靠的是队友的言论、面部表情、微动作等,这些沉浸感的追求会倒逼店铺采购宏大世界观、复杂叙事的剧本。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在中国年轻消费者线下潮流娱乐方式中,剧本杀高居第三位,紧随电影、运动健身之后。剧本杀的受众主要以青少年群体为主,如今Z世代的整体素质较高,分辨能力强,她们对剧本品质有着严苛的评价标准,对盗版也有抵触意识,这也倒逼剧本制作方要在内容上花心思。 就在几天前,文旅部下发一个通知,表示改动剧本需要报备,而且节假日之外不能接待未成年人,种种都在考验着剧本发行方的写本和选本能力,促进行业更加规范化。

点击查看搜【聚狼剧本杀】获取复盘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