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一位朋友是资深电影人,前几天去成都保利中心体验了一次剧本杀。他非常震惊,因为自己待过很多片场,看过很多职业演员拍戏,但是“还没有见到演得那么投入的”。朋友体验的属于“室内剧本杀”,场地往往很小,演一次下来也才几个小时。 在成都和其它大城市,剧本杀正在兴起。除了室内的,还有很多和旅游景点、影视剧拍摄基地相结合的深度剧本杀体验中心,青城山有一个可以玩两天的剧本杀基地,要提前很久才能预约成功。剧本杀复盘答案 所谓“剧本杀”,其实就是花钱去和陌生人一起“演”一个剧本,以推理、悬疑和古装等类型。它也可以看成是前些年“杀人游戏”“狼人杀”等都市社交游戏的延伸。前者是参加者都坐在桌前分角色进行推理,而“剧本杀”则有更丰富的剧情,参加者还要先熟悉剧本。严格来说,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剧本杀”,只不过那种悬疑性质的更吸引人罢了。 过去几年,影视业进入一个迷茫和调整期,尤其是疫情时期,很多电视剧和电影都停止拍摄,这也让影视业一些资本开始注意到剧本杀。景区和影视基地,是大型剧本杀游戏的理想场所,有业内人士把剧本杀看成是影视业的一个增长点。 北京附近的高碑店,仿佛一夜之间开了四百多家剧本杀店,因为这里本来就是一个影视产业基地。没有正规剧组进入,让普通“素人”来玩一下,也算是新的生意模式。前些年VR(虚拟现实)概念火热,人们追求一种“虚拟场景”中的现实感,比如在游戏中,你明明坐着不动,戴上VR眼镜,就能身临其中,仿佛真的被追杀一般,而摘下眼镜,你看到的就只是一块乏味的屏幕。 剧本杀似乎相反,人们是在“真实场景”中追求一种“超现实感”。大家都知道是演戏,自己只是一个角色,但仍然认真对待,真真切切地“当一回演员”。 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就看到来玩剧本杀的青年在哭泣——这是在剧本中,当然也是在现实中,眼泪是咸咸的味道。这就是剧本杀的魅力所在。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新行业”,投资人可以嗅出商机,把它完善成理想的商业模式。 但是,在这种潮流之中,也有都市年轻人的真实需求,说到底,人们为什么花钱、花时间,自己去演一场戏呢?剧本杀是移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新需求”。社交媒体让人们的联系更方便,但是却也让人感受到更孤独。 相信这是很多年轻人的共同感受: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刷新朋友圈,却很难再看到有意思的更新了。人们需要更真实、更接近也更安全的“连结”,而剧本杀能够提供的,就是这种“无负担深度社交”。 一群有共同兴趣的人因为“一场戏”聚在一起,相互之间不问真名,酣畅淋漓地体验一种“新人生”,经历“生死”(当然是剧本中的)或者“爱情”,也有真实动人的拥抱。而“剧终”后,每个人又回到自己家中,为第二天繁忙的工作做准备,人们会忘记昨天发生了什么,也根本不需要为自己昨天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就像美美地睡了一觉,或者做了一个梦一样。这里有一种明显的“疗愈功能”。 “很治愈”,这是很多玩剧本杀的朋友共同的体验,不管是演悬疑剧还是感情戏,人们都把自己完完整整地投入进去,至少在玩的过程中,完全卸掉了现实生活的压力,而体会到了另一种人生。剧本杀创造了“新现实”,也让玩家看到了人生更多希望和可能性。

“如今剧本杀已经成为风口,但不是风口上的所有人都能赚到钱。”一家知名剧本杀连锁品牌负责人告诉《中国资讯周刊》,“目前国内的剧本杀行业还很年轻,行业门槛低,竞争很无序,盲目开店、三个月倒闭的案例比比皆是。在现阶段,入行需慎重,‘躺赚’是不可能的。”剧本需求爆发感知到市场变化的是剧本杀的写作者。从去年10月至今,群主王三三建立的一个剧本杀作者交流群从0迅速扩充至近500人,剧本杀复盘解析剧透测评真相答案凶手角色其中一半是90后,三分之一是00后。王三三告诉《中国资讯周刊》,这些剧本杀写作者大多是写网文小说、自媒体文案出身,也有兼职写作的学生、上班族,一些早期作者或写出了代表作品的作者已经拿到专职签约,收入比普通作者高一大截。作者群体壮大的直接原因是剧本杀市场的需求爆发。由于剧本杀游戏的剧情特性,一个剧本玩家们通常只玩一次,即使是多支线、多结局的剧本,玩家二刷的概率也非常低。因此,随着剧本杀行业的发展,市场对新剧本的需求日益旺盛,仅依靠从前那“一小撮”剧本杀作者的产量是远远不够的。按照剧本杀的创作发行流程,通常是由作者原创一个剧本,交由编辑或监制评价修改,再由剧本杀店家组织测试,反馈意见后再修改,终定稿交由发行商印刷销售。在收益结算上,作者可以拿到销售额的20%~50%的分成,具体一个剧本的收益由剧本级别、作者名气、销售情况共同决定。据王三三介绍,目前市面上剧本销售类型分为三种:本(一个城市仅有一家授权名额)、城市限定本(一个城市有三家授权名额)、盒装本(不限量授权名额,只要想买都能买到)。三种剧本的质量要求不同,本高于城限本、高于盒装本,相应的价格也不同,通常盒装本定价在500元左右,城市限定本2000元左右,本则从5000元到20000元不等。

32岁的 玩家“赵晓飞”是这家店的熟客兼会员,除了周末和假期,即使工作日也会挤出时间玩。家住河北燕郊的他每天因工作往返北京市区和河北。凌晨12点半游戏结束,他骑摩托车赶回燕郊,明早继续上班。“打本时不用面对老板、会议、工作中那些烦心事儿,是我放松的时候。”他说。扮演“落落”的女孩只有15岁,去年因社交障碍休学了一年。“以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都不说话。玩了一年剧本杀以后好多了。不过现在上学,我也不知道和傻X同学们说些什么。”去年一年,仅仅是在三里屯的一家店,她就玩了超过50个剧本,“至今充值卡里还有1千多块钱”。剧本杀复盘解析剧透测评真相答案凶手角色至于频率,她笑着回答,“一车”(剧本杀里一局游戏称为“一车”)。宣泄情感,释放压力抑或是寻觅刺激,剧本杀受到了年轻人群体的追捧,成为当下潮流的娱乐方式。2020年底,剧本杀实体店已达3万家,增长率达150%,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据《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超过70%的玩家年龄在30岁以下,超四成用户的消费频次在一周1次及以上。

在一周忐忑的等待后,我终于接到了工作室的来电,对方测试了我的作品后非常满意,表示愿意签下我的作品,由工作室发行出品。第二天,我乘高铁到了邻省,与工作室的负责人小曲见了面,签订了作品发行的合约,作品发售后,我作为作者,可以获得每套约120元左右的分成收入。小曲很看好我的作品,告诉我按照工作室前一个作品的发售情况和当前的剧本杀市场评估,我的这部作品预计能达到一千五百至两千套的销量。剧本杀复盘解析一千五百套,每套120元,如果一切顺利,我将能从这部剧本杀作品中获得近二十万元的分成收益,签完合约后,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兴奋的将这个消息打电话告诉了家人和合作伙伴。回来以后,我更加有创作的动力,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的创作灵感,但和以前相比,又多了一份从容淡定。这份与工作室的合约,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作品收益的保障,更意味着行业对我创作水平的认可,签约后,我成为了真正的剧本杀作者,熟悉的店家与发行工作室得知我与方块A工作室合作后,纷纷表示祝贺,并时常邀请我为新收到的投稿作品测试。

点击查看搜【聚狼剧本杀】获取复盘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