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聚合只能得到低聚合度的纸化产物,属于非结晶性化合物,无实用价值。1954年,Ziegler和Natta发明了Ziergler-Natta催化剂并制成结晶性聚丙烯,具有较高的立构规整性,称为全同立构聚丙烯或等规聚丙烯。这一研究成果在聚合领域中开拓了新的方向,给聚丙烯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在塑料制品以及纤维生产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1957年,由意大利的Montecatini公司首先实现了聚丙烯的工业化生产。1958-1960年,该公司又将广州聚丙烯纤维用于纤维生产,开发商品名为Meraklon的聚丙烯纤维,以后美国和加拿大也相继开始生产。
可染聚丙烯纤维
广州聚丙烯纤维分子中无亲燃料基团,分子聚集结构紧密,常规聚丙烯纤维一般难染。目前市售聚丙烯纤维大都是通过纺前着色而获得颜色,但色谱不全,不能印花,限制了织物品种的多样化。因此,如何将通常的染色技术应用于聚丙烯纤维,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已开发出多种可染聚丙烯纤维技术,这些技术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通过接枝共聚将含有亲燃料基团的聚合物或单体接枝到聚丙烯分子链上,使之具有可染性;二是通过共混纺丝破坏和降低聚丙烯大分子间的紧密聚集结构,使含有亲燃料基团的聚合物混到聚丙烯纤维内,使纤维内形成一些具有高界面能的亚微观不连续点,使燃料能够顺利渗透到纤维中去并与亲燃料基团结合。
广州聚丙烯纤维用在混凝土制品中可提高其抗破裂性能,抗冲击负荷,抗挠曲性,通过高分子纤维的应力传递,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混凝土固化过程中的裂缝产生与扩展,3D齿期抗力强度可提高30%,早期3D劈裂抗拉强度可提高10%左右,轴拉强度的增长率甚至大于劈裂抗拉强度,抗裂能力提高100%以上。
将聚丙烯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和于混凝土制品中,还可改善以下方面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效果及循环解冻性能,按混凝土体积的0.1%掺量,不加引气剂其抗冻效果由D50上升为D200。
广州聚丙烯纤维又称丙纶,简写为PP。
断裂强度2.6~5.7cN/dtex,断裂伸长20~80%,初始模量18~35cN/dtex,密度为0.90~0.91g/cm3(聚酯的70%),软化点140~150℃,熔点163~175℃左右,干和湿强度好,变形回复性好,耐化学品好,耐霉性好,绝缘性好,吸湿性极低,性,不耐日晒。
用途较广,如土工合成材料、地毯、手术衣、手术罩布、婴儿尿片和妇女卫生巾包覆材料、吸油材料、过滤材料、保暖材料、隔音材料、揩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