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复合耐磨钢板由低碳钢板和合金耐磨层两部分组成,抗磨层一般占总厚度的1/3-1/2。工作时由基体提供抵抗外力的强度、韧性和塑性等综合性能,由耐磨层提供满足指定工况需求的耐磨性能。 耐磨钢板合金耐磨层和基体之间是冶金结合。通过专用设备,采用自动焊接工艺,将高硬度自保护合金焊丝均匀地焊接在基材上。复合层数一层至两层以至多层,复合过程中由于合金收缩比不同,出现均匀横向裂纹,这是耐磨钢板的显著特点。 耐磨层主要以铬合金为主,同时还添加锰、钼、铌、镍等其它合金成份,金相组织中碳化物呈纤维状分布,纤维方向与表面垂直。碳化物显微硬度可以达到HV1700-2000以上,表面硬度可达到HRc58-62。合金碳化物在高温下有很强的稳定性,保持较高的硬度,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在500℃以内完全正常使用。 耐磨钢板具有很高耐磨性能和较好冲击性能好,能够进行切割、弯曲、焊接等,可采取焊接、塞焊、螺栓连接等方式与其他结构进行连接,在维修现场过程中具有省时、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冶金、煤炭、水泥、电力、玻璃、矿山、建材、砖瓦等行业,与其他材料相比,有很高的性价比,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行业和厂家的青睐。 折叠编辑本段分类 耐磨板根据硬度,焊接工艺等不同主要牌号有:NM360,NM400,NM450,NM500。热轧卷板进出口和国内贸易情况 (一)热轧卷板钢板进出口情况   随着近十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热轧卷板的产量与质量显著提升,我国热轧卷板进出口贸易从早年的净进口逐步转变为较为稳定的净出口。   2005年前我国热轧卷板基本呈净进口的态势。自2006年开始,随着国内产能的快速增长,我国热轧卷板出口量明显上升。除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外,均为净出口。其中2006-2008年出口量维持较高水平,这三年出口量均占国内产量的10%以上。2010年后热轧卷板出口虽有所恢复,但出口量占国内产量比例较低,2011-2013年基本维持在3.3%-3.7%。 热轧卷板国内贸易情况 国内钢材销售主要形式是钢厂直供和钢贸企业的流通市场,近几年我国热轧卷板直供比例逐渐增大,通过流通市场销售的比例下降。据中钢协统计的数据,2013年1-11月热轧卷板直供比例38.2%,较2005年提高21.5个百分点,流通比例则从2005年的60.3%下降到43.8%。热轧卷板直供比例增大主要原因是热轧卷板产业集中度相对比较高,宝钢、鞍钢、武钢等大型钢厂均在提高直供比例。

石油石化行业、化工设备制造企业、电站建设、锅炉和压力容器制造等企业用Q245R制作的反应器、换热器、分离器、球罐、油气罐、液化气罐、核能反应堆压力壳、液化石油汽瓶、水轮机蜗壳,由于石油化工、煤转化、核电、汽轮机缸体、火电等使用条件苛刻,其中腐蚀介质复杂的大型设备如:水洗塔、第二变换炉、焦炭塔、脱硫槽、转化气余热锅炉、甲烷化炉、反应器、再生器、加氢反应器、甲烷化加热器、转化气蒸汽发生器等设备及构件建设制造项目中大量使用Q245R(Hic)钢板。Q245R Q345R Q370R 13MnNiMoR 15CrMoR 12Cr2Mo1R 14Cr1MoR 130*2776*1750等是新标准GB713-2008 外标的主要有10CrMo910 11CrMo9 -10 15Mo3 13CrMo44 19Mn6 BHW35 13MnNiMo54 10Cr0.5Mo 2.25Cr1Mo 1.25Cr0.5Mo 16Mo3 13CrMo4-5 P265GH P295GH P235GH P355GH 。 双金属复层耐磨钢板是 大面积磨损工况使用的板材产品,是在韧性、塑性很好的普通低碳钢或者低合金钢表面通过堆焊方法复合一定厚度的硬度较高、耐磨性优良的耐磨层而制成的板材产品。

钢材大数据:2021年10月份国内钢板价格冲高回落,国内钢价呈前高后低走势。节后,在限电限产消息刺激下,价格延续9月的上攻态势;然而,各地成交迟迟未见放量,旺季效应逐渐被证伪;随后,在“一刀切”纠偏政策引导下,部分地区钢厂恢复生产,资源紧缺情况得到缓解。供需两端此消彼长,国内钢材库存降幅逐步收窄,现货随即开启回调模式。进入下旬,在政策干预煤炭价格影响下,大宗商品炒作降温,黑色系大宗商品期货大跌,引领钢材现货价格加速走低,9月份的涨幅几乎被抹平。 二、供给分析篇 1、国内钢板库存现状分析 据监测库存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国内主要钢材品种库存总量为1180.14万吨,较9月末下降117.36万吨,降幅9%,较去年同期减少135.06万吨,降幅10.3%。其中螺纹、线材、热轧、冷轧、中板库存分别为561.81万吨、137.99万吨、252.17万吨、123.97万吨和104.2万吨。本月国内主要钢材品种,除冷轧库存出现上升外,其他品种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螺纹钢库存降幅 。 据数据分析,10月份行业基本面出现变化,其中,限产、限电呈常态化后,供给端保持低位运行,但旺季需求并未如约而至,供需两端双双趋弱,抵消了减产带来的利好。考虑到进入11月后,随着气温降低,北方地区需求将继续下滑,而供给端不会出现崩塌式下降,因此,部分地区钢材库存难以持续减少。

工程中常用的一类厚度远小于平面尺寸的板件。厚度4.5mm至25mm的钢板,成为中厚钢板。中厚板是指厚度4.5-25.0mm的钢板,厚度25.0-100.0mm的称为厚板,厚度超过100.0mm的为特厚板厚度虽小,但横向剪力所引起的变形和弯曲变形属同一量级,在分析静载荷下的应力和变形时,仍须考虑横向剪切效应,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正应力则可忽略。在分析动载荷下的应力和变形时,除考虑横向剪切效应外,还须考虑微段的惯性力和阻尼力矩。中厚板在机械工业中早已有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高压、高温和强辐射的环境要求,工程中板的厚度有所增加,很多板件均改用中厚板理论进行分析。若中厚板位于xy平面内,在考虑横向剪力影响并忽略垂直于板面方向(z方向)的正应力情况下,中厚板受z方向分布载荷p的作用的弯曲微分方程式为:式中ω为板的挠度;t为板厚;v为泊松比;、分别为x、y方向的横向剪力,△为拉普拉斯算符;D为弯曲刚度,其中E为弹性模量。理论上可从 个方程求得ω,再由后两个方程求得Qx、Qy,然后进一步求得弯矩、扭矩。但这一偏微分方程不能直接积分,所以通常用纳维法、瑞利-里兹法、有限差分方法等方法求解。近年来,由于有限元法的发展,出现不少计算中厚板的程序,通过它们可以很方便地求得解答。从结果看,在考虑横向剪切效应后,挠度ω有所增大,自振频率和失稳临界载荷有所降低,板件中内力的变化趋于平缓。这些变化的程度都与板的厚跨比的平方成比例。20世纪20年代,S.P. 铁木辛柯在一维梁的分析中首先考虑了横向剪切效应。1943年E.瑞斯纳将它推广到二维问题并导出了中厚板的微分方程。由于数学上仍有困难,目前中厚板理论应用得还不够广泛。

点击查看新弘扬特钢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