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作为近年来流行于年轻人之间的一种线下娱乐形式,其在游玩体验上看似并不符合现代社会主流娱乐的几个流行趋势,但它仍靠种种魔力在年轻人中争得了独属于它的一片领地,并开辟出一个百亿市值的产业: 在剧本杀中,由于每一位玩家所拿的剧本中都有自己独立的角色设定和只服务于这个角色的剧情,这就赋予了每个玩家对自己的角色有一种“独属感”;剧本杀以剧情作为依托和媒介为日常生活压力巨大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合理出口。 剧本杀作为近年来流行于现代年轻人之间的一种线下娱乐形式,其在游玩体验上看似并不符合现代社会主流娱乐的几个流行趋势,如:并不具备电影或者电脑游戏那般具象化的视觉沉浸体验;动辄5-7个小时的游玩时间又打破了抖音等视频平台所引领的由短平快的多巴胺刺激所主导的娱乐观; 如今中国年轻人日益低下的阅读率和普遍的碎片式阅读习惯仿佛又无法解释剧本杀玩家们如何能够坐得住,并动辄花掉一下午时间阅读一本中短篇小说那么厚的纯文字剧情描述。由此对比,剧本杀流行的每一个点似乎都踩在了主流娱乐模式的红线上,那么剧本杀又是靠何种魔力在现代社会的年轻人中争得了独属于它的一片领地,并开辟出一个百亿市值的产业?剧本杀虽然名字带有“剧本”两字,但其与传统意义上的影视剧本并不属于一类文本。 在剧本杀中,剧本内容的首要任务是服务于游玩体验或沉浸体验,而对于剧情整体合理性的关注只是其次。虽然乍听之下极不严谨,但这种侧重于游玩体验轻整体叙事合理性的特征确是剧本杀吸引年轻人群体的巨大驱动力之一。剧本杀复盘答案在剧本杀中,由于每一位玩家所拿的剧本中都有自己独立的角色设定和只服务于这个角色的剧情,这就赋予了每个玩家对自己的角色有一种“独属感”,也就是角色的一切行为逻辑的出发点和视角都是玩家自身。 这实际上暗合了编剧理论中的一个观点,也就是要赋予每一位角色站在其立场之上的行为动机,以及动机的合理性,即使他是个反派——因为没有人会发自内心认为自己是一位反派。游戏的机制设计又让玩家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动机和所作所为,因此在玩家心中会形成一种对自己角色独特理解:在其他玩家看来,这个角色就是一个标志性的反派或者杀人犯,而这个角色的苦衷只有扮演这个角色的玩家自己知道。 这种出于对角色的内在理解所构建起来的玩家与角色之间的情感联结赋予了剧本杀的角色扮演机制广阔的发挥空间,而角色扮演机制也是使得剧本杀能够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的主要的因素之一。

这是一个由年轻人开发出的新市场。这个正在崛起的新市场正让消费变得更加有活力。根据艾瑞咨询2021年Q1数据,剧本杀玩家中,19~40岁年龄占比高达91.4%。今年上半年消费者线下潮流娱乐方式偏好中,剧本杀以36.1%排行第三,仅次于看电影(38.3)和运动健身(36.4%)。比数字更令人好奇的是,年轻人为什么会愿意花时间、金钱成本投入一场短则几小时,长则数天的游戏?作为生意,又是什么支撑剧本杀成为一个接近200亿(预计2022年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38.9亿元)的市场?么是剧本杀?剧本杀复盘解析剧透测评真相答案凶手角色对于很多还没有玩过的人,我们先来普及一个概念。什么是剧本杀?简单来说,就是多人参与,按事先不知道的剧本设定完成剧情,共同找出结果或完成任务的群体分析推理游戏。如果你玩过杀人游戏、狼人杀,可以理解为是它们的升级版。基本玩法是:参与者领一个专属剧本,对应各自角色、背景和故事发展线。每个人的剧本内容不同,相互不知晓,每个人的故事线拼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剧本。剧本类型分推理本、机制本、情感本等多种,玩法大致一样。今天我们来聊聊,剧本杀究竟是个什么生意。

比如,年轻人初入职场,对职场、自己的认知不够,于是工作中产生的很多情绪就被压抑在心里。他认为自己能将这些情绪消化,但在一次“剧本杀”中,扮演的角色刚好是与他有类似经历的年轻人。这种感觉既真实又不真实,但看着相似的年轻人在职场中的无助,心中积攒的情绪会借助角色外壳,完成释放和纾解,那么玩家也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完成了一次心理治疗。当然,我们说的心理剧,的要求要比剧本杀高很多,但目前很多优质的心理本,已经能够起到让玩家通过扮演角色,体会角色情感思想,从而改变玩家行为习惯的教育意义。剧本杀复盘解析剧透测评真相答案凶手角色所以,简单总结一下,剧本杀首先具有娱乐性,丰富了年轻人的线下消费选择。同时剧本杀很好玩,参与感强但上手门槛不高,还能在娱乐的过程中完成情感宣泄甚至某些心理疏导。这一切让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快速爱上这个行业。从行业角度看,剧本杀创业门槛不高,市场的火热会吸引大量新资本和创业者入局,行业快速崛起也就不奇怪了。另外,剧本杀从目前情况看,正在逐渐丰富更多场景。从长远来看,这个行业的可塑性很强,当然也意味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后两年,多个线上剧本杀平台也开始陆续出现。我是谜创始人兼 CEO 林世豪告诉《三声》,「我们一直都想把桌游中一些好的游戏搬到线上。」 而大型综艺节目的爆火为剧本杀游戏积攒了一定的热度和粉丝群,结合对剧本杀优质内容体验的信心,林世豪试图为剧本杀内容寻找更多的消费场景。2018 年 5 月,「我是谜」 app 上线,并在当年以赞助商的身份成为了《明星大侦探》第四季官方合作伙伴。 目前,「我是谜」拥有超过 100 位签约作者,并一定程度开放玩家投稿,还在今年推出了「百万奖金征集剧本」活动,鼓励更多优质剧本创作者创作。林世豪向《三声》表示,自己平台相比疫情爆发前用户增长了 5 倍左右,并且完全零投放,纯靠运营与前期宣传。 根据「我是谜」官方提供的数据,截止到 2020 年 12 月,我是谜 app 累计注册用户量超过 3000 万,用户日均停留 94 分钟。在今年大年初一晚上,大量涌入的剧本杀玩家甚至将「我是谜」app 挤到系统崩溃,林世豪本人也在微博表示震惊,并组织团队火速新增了 5 台服务器,却依然在 40 分钟后超过了流量报警阈值。 「剧本杀大火本质上来说和线上 app 的教育很有关系,我是谜教告诉了很多小白玩家怎么玩这个游戏。」林世豪表示。线上的效应也为疫情结束后的导流线下奠定了基础。 对于这家线上剧本杀平台而言,希望通过线上流量积累,扩大品牌影响并向线下导流。据林世豪透露,目前市面上的剧本杀 app 大多都是免费,因此尽管我是谜的线上业务用户众多,却并没有盈利,主业还是「开店+ app 运营」,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 46 家直营店。已经制作六季的《明星大侦探》也开始选择了线上+线下的发展思路。 2021 年「五一」期间,《明星大侦探》线下剧本杀门店 M-CITY 在长沙正式开启营业,店址位于长沙乐和城,这是芒果 TV 自营实景娱乐品牌的首店。以「实景探案+圆桌剧本杀」为主,M-CITY 已储备了超过 300 个剧本,由易到难分为「不一般的经典本」、「有点东西的演绎本」、「厉害了我的沉浸本」三大类别;共有 6 个主题场景,包括中世纪欧洲、医院等多重时空间穿插设计,并配有专门的私聊室和投票间。 根据其官方数据,在「五一」期间,门店累计体验人数超 900 人次,总营收超过长沙其它剧本杀门店一个月收入总和。在线上和线下交互的过程之中,剧本杀已经不只是一款桌游游戏,其多层次的内容价值获得了更多的理解。 对于一些优质内容生产者而言,剧本杀可以成为一种新的内容落地形式,而这些内容生产者的加入,也在推进剧本杀的内容升级。原创解谜内容厂牌惊人院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证。 2017 年底,以公众号为核心平台,定位泛悬疑内容,惊人院构建了自己的世界观,开始上传原创内容,并将科幻、推理、脑洞、反转、情感等更多元素加入其中。在 2019 年推出互动解谜书《怪物回收档案》后,惊人院在原创解谜领域已经积累大量经验。剧本杀复盘答案 而在悬疑、推理领域的内容积累,也使得惊人院有了为自身内容寻找消费场景与外部合作的基础。剧本杀的作用正在于此。惊人院创始人杨天意表示,这两年找来他谈合作的人很多,IP、资本、线下店、发行都有,创作工作十分饱和,但做的都是些大且新奇的项目。 在 2021 年的爱奇艺自制的剧本杀综艺《萌探探探案》中,惊人院团队以台本编剧的身份和综艺制作团队合作,对《萌探》进行编剧以及推理情节设置工作。线下剧本杀也为惊人院提供了「内容产品化」的切口。作为泛悬疑爱好者聚集地、脑洞达人的IP内容平台,惊人院拥有上千个原创故事可供剧本杀开发。 在「互动性+悬疑感」的衡量标准下,惊人院团队选取了延展性更好,故事线索和人物关系较为丰满的《红皇后的茶会》。这是一款洛丽塔主题的剧本杀产品,男生身着复古式宫廷小洋服,女生穿着洛丽塔服装,在三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内,以茶话会的形式进行剧本杀游戏。经过惊人院团队的市场调研,「剧本杀+下午茶+换装拍照」的复合型体验模式,相比于现行的单一体验模式更具有竞争力。 「既然让大家换服装,那就要换的更夸张一点,或者说换的更与平时穿的不一样。」惊人院团队中的一位三坑少女,给杨天意带来了启发。惊人院线下店的洛丽塔服装,全部采用正牌,单价基本可以达到几百甚至上千,在首饰及配饰等细节上也有专人进行把关,保证玩家的外观还原度。而游戏中的酒水、手机、诊断证明等道具,惊人院团队均采用实物还原、原创订制,更大程度上减少了想象造成的偏差。

点击查看搜【聚狼剧本杀】获取复盘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