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异化成“劣币”源头?在与数位剧本杀从业者沟通剧本注水、抄袭等乱象时,虎嗅发现“展会泛滥”对剧本杀内容生态的破坏正变得原来越严重,甚至加剧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以 2021 年全年剧本推理展会数据为例,全国举办的剧本杀展会累计 72 场;从单月举办 / 规划的场数来看,展会举办场数在上半年呈逐步上升趋势,以 7 月举办的 13 场为峰值,下半年举办场数呈逐步下降趋势。剧本杀复盘解析按照目前展会参展规模来看,展会是 3000 店家票,按照正常的比例 1:10 算,上限应该在 300 部作品(展会新本占比大概为 40% );即便中等规模区域展会也要 1000 多人,至少有 100 部作品。综合线上发行平台推理大师给出数据初步估算:整个剧本杀行业,仅 2021 年一年上线的新本就超过 6000 部。图片资料来源:剧本推理展会小程序 |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展会泛滥使得内容供给也参差不齐,不管什么完成度的本子交钱就能参展,结果新本上线速度远超过市场消化速度增长还快,一些店铺买回来剧本还没开几车又出新本了,玩家被新本营销吸引倒逼店家加快买本频率,甚至跳过测本环节‘盲买’,容易翻车不说,口碑也会变差。”音派表示,目前各种乱象对内容生态伤害就是展会泛滥。

目前,剧本杀创作者想要挣钱,需要生产那些客户愿意大量采购的爆款,非常考验作者的创意、大众喜好的拿捏,以及剧情的情绪调动能力。粗糙的剧本赚到钱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变小。剧本发行商的赚钱逻辑大概相同,只要手上掌握足够多的优质作者,有大量优质版权资源,就能赚到钱。成熟优质的作者是剧本杀圈的稀缺资源,也是发行工作室们争抢的对象。那些更能调动玩家情绪、更优质用户体验、更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剧本,更容易促使玩家消费。剧本杀复盘解析其次是开剧本杀门店的人。早年的剧本杀是个尝鲜生意,喜欢玩桌游、密室的年轻人会因为好奇进店体验剧本杀,你的门店覆盖范围有足够多的年轻人,就会有人进店体验。按人均150元计算,10人开本,3个小时收入1500。剧本杀线下店投入不需要太高,因为剧本可以反复使用,除去基本装修、房租水电、人员工资,收入还是非常可观。但开剧本杀店没有什么门槛,老门店会面临更多新进玩家挑战。根据美团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线下剧本杀门店数量为2400家,2019年为1.2万家,2020年为3万家,到了2021年4月,数量已突破4.5万家。门店之间未来应对竞争,必须在装修格调、剧本稀缺度、获客方式上做更多创新,这也意味着高成本,行业内卷越来越严重。小店铺为了降低成本会采用盗版或使用低质量剧本,低质量装修,用户体验感较差。这里还要提到的一个特定角色就是剧本杀DM,可以理解为主持人,或狼人杀中的“上帝”。玩过剧本杀的人知道,DM的控场能力非常重要。怎样引导玩家参与讨论,怎样情绪推动剧情发展,同时他的语气措辞是否出戏,都直接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

“大家合上剧本,开始投票。如果凶手被投出来,则凶手出局。投出凶手的人会被评为MVP”,主持人小白和圆桌上的六个剧本杀新手宣读规则。小白是一家剧本杀线下店的主持人,业内也把他这种职业称之为DM。简单来说,剧本杀复盘解析剧本杀是大家角色扮演,通过线索找出凶手的多人社交游戏,是“狼人杀”游戏的剧情复杂版,介于桌游和密室的线下体验游戏,规则不复杂,又不需要耗费庞大的关卡设计。在电影和网剧领域,悬疑侦探题材非常容易出圈。这两年大火的网剧《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无一例外都是这类题材。综艺节目也发现了这个财富密码。湖南卫视的《明星大侦探》已经播了五季,长盛不衰。人类的本能喜欢解密,这带来巨大成就感。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人愿意赚这个钱。于是,剧本杀这个游戏品类诞生。剧本杀的火热从剧本杀门店的数量可以看出。2020年,全国的剧本杀门店已经到了1.2万家,从高中生到40岁的大叔,人人都爱剧本杀,这已经成为新社交手段。一位受访的剧本杀店主说,他曾接待过一帮五年级的小学生,也曾接待过45岁的大叔群体。

搬走课桌,装修成密室逃脱;授课PPT改头换面,加点情节设计,立马满足补课刚需……在网上,有种声音认为,儿童剧本杀就是披着马甲的学科培训。还有网友爆料,不光是剧本杀,还有奥数主题的密室逃脱,附加Python和C++编程的高端剧本杀,NPC的作用不是推动情节,而是讲解试题。应该看到,苦补课久已的惯性思维,刺激着家长敏感的神经。虽然“双减”政策持续发力,仍有部分教培机构转入“地下”。教培机构和人员转型儿童剧本杀,不失为一条出路。但路的前方,究竟是光明正道,还是披着教培马甲,剧本杀复盘解析取决于经营者的思路。如果仍不断渲染教育焦虑,刺激家长买课报班,短期扩张的生意经,也注定沦为碎一地的滤镜。针对教培行业,教育部多次划红线、立规矩,明确从严监管的态度。无视“双减”规定,套上“儿童剧本杀”的马甲,从事隐性变异的学科培训,这不是出路。打擦边球的违规生意,做不长久的。当然,新事物伴生新问题,理性看待儿童剧本杀,不应一叶障目、一味否定。儿童剧本杀的兴起,暗中迎合了当下孩子的特性。如今的青少年,拥有更开阔的眼界,也面临更多诱惑,想要激发求知的内驱力,提升阅读、思维、表达等综合能力,依靠生硬的知识灌输难以见效。通过教育的创新和迭代,借助多样化的参与,满足孩子的天性需求,在“玩中学、学中玩”才能真正落地。兴趣,是的老师。一些优质的儿童剧本杀剧本,能将原本枯燥的知识,融入趣味横生的故事情节,将游戏和知识融为一体。从这个角度看,儿童剧本杀不失为有益的教育尝试。当然,究竟是教培新马甲,还是求知新方式,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界定。

点击查看搜【聚狼剧本杀】获取复盘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