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不论线上线下剧本良莠不齐。玩家只能通过一小段介绍选择游戏,除非是朋友玩过的剧本,否则常常需要“盲选”,随机性很大。小林说,剧本中有一些看似玩家可以选择剧情走向的节点,实际上根本没有选择。剧本杀复盘解析剧透测评真相答案凶手角色他表示,体验一次后,就对剧本杀丧失了兴趣。不少朋友和他一样,觉得剧本杀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果断“弃坑(网络用语,指放弃)”。相较于线下面对面的游戏方式,线上剧本杀App的游戏体验更是大打折扣。绀香表示,线上游戏的剧本很糟糕,对于逻辑推理、文笔、沉浸感要求都很低。此外,线上往往是为推理而推理,为抓凶手而抓凶手,相较之下线下还可以真正进行角色扮演。“线下剧本杀的魅力就在于体验不同的人生,你可以是一个乞丐,一个富豪,一个少女,一个大妈……”绀香说。第三,剧本杀侵权问题高发,监管难度大。据介绍,非授权(指盗版)剧本一般在50~100元,授权剧本(指正版)在500元左右甚至更高,购物平台上盗版剧本比比皆是,剧本买卖藏污纳垢难跨“灰色地带”。此外,问题也不容小觑,借剧本杀打暴力色情“擦边球”的社会资讯时有发生。
某次在主持人群里,有位主持人说道:“有几位新玩家因为在其他渠道被安利了一个本,那个本其实比较适合老玩家。但是他们满腔热情、坚持要玩,开完果然有点消化不来。”其实很多游戏都有新手教程、简单、一般、困难模式,在我们一开始接触某个游戏的时候,大多会选择从新手教程或者简单模式开始。剧本杀复盘解析这种选择并不关乎个人的游戏能力高低,而是在这个从未接触的游戏上,选择一个可以让自己先了解游戏设定、机制、背景然后上手的模式。而新手本就是剧本游戏里的简单模式。但是怎么样才能选到适合自己玩的新手本?可以做攻略,从公众号剧本测评和、贴吧、朋友圈等中寻找信息,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剧本。然后选好本预约门店房间再去玩,而这种情况其实比较适合已经组好了所有队友的玩家们。
10、这个本是本格还是变格?卡比兽:一般遇到这种问题,主持人都是不会回答的,因为有些剧本是需要玩家自己判断是否为本格或变格,回答了的话就会涉嫌剧透。11、凶手知道自己是凶手吗?小智:有些本知道。有些本作者为了不让凶手玩家失去推理乐趣,会隐藏凶手的杀人手法,可能凶手不知道自己是凶手,或者只知道自己是凶手,却不知道杀人手法。所以遇到那种说我本里啥都没写的玩家,不要相信他。三 “有什么本可以?”剧本有哪些类型?其实剧本游戏里面对于剧本,暂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分类机制。比如大家常讲的硬核推理本、故事还原本、情感沉浸本、恐怖本、阵营本......不是每个本都只有一个元素,而是多元素并存,只是剧本相比而言整体偏向于其中的某个元素。像以推理为主的推理本、以故事为主的还原本剧本杀复盘解析、以感受为主的情感本和恐怖本、以玩法为主的阵营本......这些新手玩家可以不必理解得太深,随着之后的玩本过程,亲身感受会比文字理解更清楚。我们采访了一些门店的主持人,也给没有玩过、或者玩了一两次剧本的玩家们一些新手本的。《窗边的女人》、《得分王》、《蛊魂铃》、《老槐树》、《消失的尸体》、《记忆碎片》......
除了玩家的主动性和代入感以外,剧本杀还结合了文学、戏剧、音乐、游戏等,对于像我这样同时创作文字、音乐和戏剧的跨界人士,是非常完美的呈现机制。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数字融合实验室的姜振宇也在组建学术团队研究和创作剧本杀,在他们看来,剧本杀在审美形式和情绪流动上与沉浸式戏剧有强烈的内在联系,都是叙事性文学在科技时代以多种形式走向大众之后产生的变体。
通过观察分析剧本杀的改编、创作、表演、游戏乃至背后的产业化过程,将从更多元的角度理解人类讲述故事、表达情绪的原始逻辑和内在冲动。其实“沉浸式”从媒介史而言,指主要感官被浸泡在非现实世界的体验,所以当剧本杀作为媒介,我愿将其称为“沉浸文学”,这也是我认为剧本杀的创新所在和推广意义。
在创作过程中,我也感受到其与传统小说的差异,比如合格的剧本杀不能有边缘人物,也就是解构了主角和配角、主线和支线之间的关系,要求每个角色和故事线占据同等重要程度,而且需要从每个人物的角度重述一遍故事,相当于戏份平均的多声部叙事或“视点人物写作手法”(Point of View),这对于文学创作也是一种变化。
在一片如火如荼当中,科幻向剧本杀的发展情况如何?据线下剧本杀交易平台“黑探有品”统计,2019年科幻题材剧本总数量50个,总销量2094套;2020年科幻题材剧本总数量87个,总销量4471套,同比增长一倍以上,这与行业飞速发展的整体态势相关。
从题材上看,包含了太空战舰、机器人、外星人、丧尸、克隆体、基地、废土、末日科幻等类型,其中近未来的赛博朋克较多,比如2020年销量第二的科幻推理本《应许之地》,探讨了未来人类与仿生人共存之境。
2021年发行的《七秒永夜》则以未来乌托邦为背景,涉及时空折叠和量子力学等科学理论,终结局更导向宇宙中的人文思索。
这里所指的“科幻题材剧本”包括了广义上带有科幻元素的剧本,并非纯科幻本。比如2020年销量的《璀璨星河》,采用至亲离别后变成天上星星的平行时空立意,带有很强的情感标签,与大众爆款本的普遍调性一致。
而在2020年科幻题材剧本销量排名靠前的剧本中,情感标签有两个,本格或变格推理标签有9个,说明科幻题材还需要与其他类型相结合——能打动大众玩家的是情感,能打动剧本杀老手的是推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2020年全行业总销量的《你好》销量是《璀璨星河》的六倍,而《璀璨星河》仅排到第70位。
所以,科幻题材剧本杀依然只占极小的份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从创作角度来讲,剧本杀需要提供两层的体验,层是“玩法”,也就是游戏机制;第二层是“文法”,即优美的阅读感受。剧本杀复盘答案
所以,一方面需要游戏界的创作者进行探索,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科幻界专业人士的参与,在文学表述和设定呈现方面给予支撑。由于剧本杀较强的社交属性和互动属性,这种形式既能满足现代年轻人“想要成为别人”的心理体验需求,亦能锻炼其换位思考的思辨能力和思想方式,颇具教育意义。
据保守估计,2021年行业规模同比2020年增加,玩家数量增加,作者、发行和店家数量与标准也会随之。
参考其他行业的发展经验,我认为科幻题材在剧本杀行业目前尚处于蓄势赋能阶段,依然在期待爆款出圈的作品出现,或有更大能量的“井喷式”爆发。因此,剧本杀不应只是商品,更应该成为一种艺术品,应当拓展剧本空间,扩大受众群的覆盖面,以更丰富的主题,引发更深度的思考。日前传来消息,刘慈欣授权的科幻巨著《三体》已在头部剧本杀公司“探案笔记”进入开发阶段。能否成为剧本杀界的《流浪地球》?不禁令人期待。
期待在不久的未来,作者、发行方及相关部门对科幻题材予以更多关注,利用好这一数字时代下的新载体,同时可以考虑举办作品评选和奖项设置,推动其真正成为“沉浸文学”的新形式,甚至是全民尤其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新路径。